台灣簡介
各位美國朋友:
台灣是一個島國。形狀類似番薯(yam)或馬菱薯(potato)。台灣人常親暱的自稱是「番薯仔」(little yam),有如紐西蘭人自稱Kiwi。
台灣與日本之間,飛機航程大約兩小時。從西雅圖直飛到台北約13小時,回程只需10小時。125英哩寬的台灣海峽隔開民主共和的台灣與共產極權的中國。
首都台北的緯度相當於Florida的Key Largo和墨西哥的Baja California。北回歸線通過Hawaii,也大致把台灣分為兩半。北台灣屬亞熱帶。南台灣屬熱帶,稻米一年三熟。全島都產許多蔬菜,水果和各種農產品。農業發達;派出許多農耕隊到非洲、南美洲,中東幫助他們發展農業。台灣人很喜歡,並自豪,他們的水果。你很容易能聽到台灣人在吃水果時不由自主的說:「啊,真是寶島」(What a precious island!)
台灣的面積比Maryland稍大,人口比Texas稍小。面積比比利時(Belgium)稍大,比荷蘭(the Netherlands)畧小;人口則大約兩倍於荷蘭。
15世紀末16世紀初,葡萄牙人da Gama 發現了通往東方的海道。當葡萄牙人第一次看到台灣時不禁叫出"Formosa!"意思是「美麗」。這也難怪,即使台灣如今是工業化了,55%的台灣本島仍是繁茂的森林。台灣人很自豪的暱稱它「寶島」。談起自己的國家,有時說Taiwan,有時說Formosa。
葡萄牙人之後,來了荷蘭人。荷蘭人佔領台灣的37年間,從中國招募了許多勞工來開發土地。我的祖先在荷蘭人佔領的末期移民到台灣,那大約是加利畧(Galileo Galilei)因為說了羅馬教廷不愛聽的話被下獄的時候。接下來的200多年,中國移民繼續來台。他們來,為的是希望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。就像最初移民新大陸的歐洲人一樣,這些赤手空拳的人所擁有的只是一股強烈的慾望--要給他們的孩子能過好一點的日子。這些人的後代,在台灣叫「本省人」或「台灣人」。今天的台灣約有86%的人口是「本省人」。
1885年,Washington D.C. 矗立起華盛頓紀念碑(Washington Monument)時中華帝國將台灣納入版圖,為其一省。
十年後的1895,棒球傳奇人物Babe Ruth出生在美國,中國在中日戰爭敗北,把台灣割讓給日本。往後的50年,台灣人是日本天皇的子民,直到第二次大戰結束。今天70多歲,80多歲的台灣人很多人懂日文,因為在日本統治下,日文是「國語」,學校用日文。殖民政府的政策處處歧視不用日語的人。今天的台灣語彙中也還有許多日語,日本餐廳也非常普遍。
1912年,New Mexico和Arizona成為美國的第47和第48州。中國爆發了革命,推翻了3000多年的帝國,建立了中華民國(the Republic of China,ROC)。今天的台灣有兩大政黨,其中之一的「國民黨」,起源於當時的革命份子。
1945年,二戰結束,日本放棄台灣。在受降書上的簽名的,除了美國之外,還有中華民國的代表。台灣,一般人很感謝美國的友誼與協助。首都台北,有重要的道路以羅斯福命名;高速公路以麥克阿瑟命名。相信到過台灣的美外國人都曾經體驗過友善的待遇。
四年後的1949年,德國分裂為東德與西德,中國共產黨贏了內戰,成立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(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);把「中華民國」趕出中國本土。此後世界上有了兩個自稱「中國」的國家--共產主義的中國統治著整個中國大陸的人民與土地,國家主義的中國偏安在台灣,仍然在聯合國佔著安全理事會永久會員一席;與美、英、法、蘇平起平坐。許多中國人,來自中國大陸各地,跟著逃到台灣定居。這些人就是所謂的「外省人」。他們在台灣雖是少數,但是掌握著政治與軍事大權。大多數不擁有土地;沒有政府職位的,也是赤手空拳努力工作求生,也要子孫能過好一點的日子。今天在台灣你可以享受到中國各地的烹調,有人甚至說:在台灣的中國料理比在中國的更好。
接下來的30多年,台灣的政府知道再也無處可逃,而勵精圖強。台灣人--本省的、外省的,都努力工作。因而創造了所謂的「亞洲經濟奇蹟」。在冷戰其間,一般的西方民主國家比較親近台灣,視為圍堵共產國家一個重要環節。不幸在求發展的過程中,民主與人權被犧牲了。今天的台灣政壇,基本上是民進黨與國民黨。各有勝場,如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。
1971,Nixon總統任內,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被共產中國取代。
1973,美國和南、北越簽定和平協議;越戰結束。
1979年對美國是不幸的一年:Three Mile Island 核電廠的災難,伊朗狂熱份子佔據美國大使館,扣留美國人做人質。這一年對台灣更是晴天霹靂的一年--卡特總統斷絕了美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。對台灣在實質上的影響是一回事,對台灣人心理的衝擊更是無比重大:
以前,美國是忠實的盟邦,強有力的靠山;現在沒了靠山。
失去了美國,是否跟著會失去日本和其他盟邦?
八年來台灣已不是聯合國的一員,現在又失去了美國,還算不算是一個國際承認的國家?
這個連美國和聯合國都不承認的政府,我們台灣人可以信任嗎?
我在1979年夏天來美國求學。從報上得知,爭取民主與民權的人民發起「美麗島革命」。「美麗島」源自葡萄牙語"Formosa"。許多美麗島事件中的菁英被捕下獄。他們出獄後繼續為他們的理想奔波,成立了台灣的另一個主要的政黨---名進黨。
1990年,李登輝當選總統;至少在兩個方面是里程碑。第一,這是首次,總統由全民選出。以前,總統由國民大會選;國大代表包括中國大陸每一省的代表,即使某些省份在台灣只有寥寥可數的極少數人。第二,這是歷史上第一次,出生在台灣,在台灣成長的人,當了台灣的領導人。在這以前,台灣人經過荷蘭人,日本人,來自中國的外人高壓統治了200多年,現在終於是自己人,雖然他是國民黨的代表。自此,台灣在人權和民主上有了顯著的進步。實行了41年的戒嚴法(Martial Law)廢止了,代表中國大陸而不能代表台灣人的國民大會廢止了,比美國的McCarthyist witch- hunting更可怕的整肅消失了,政治犯釋放了,大眾傳播媒體開放民營了。言論自由成為理所當然。大概是十年前吧,美國的"Freedom House"有篇報導"Freedom Around The World” 將台灣人民的自由程度並列於日本,是亞洲國家中最高的。
我沒有最新的資料,但是根據2006年的資料,台灣是美國的第七大貿易伙伴,華盛頓州的第七大,EU的第十大。世界上85%的PC mother boards是台灣做的。台灣的人的per Capita GDP(個人人均所得?)比西班牙的畧高,大約是美國的65%。
21世紀的台灣,「台灣人」與「外省人」的區分已無實質上的意義。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兩個族群間的通婚,每個人都有朋友、同學、同事是另一族群的。政治人物提出新的定義:台灣人是那些住在台灣,認同台灣的人。包括少數民族的原住民,1949年以前和以後移民到台灣的人和他們的子孫。
但是族群間的鴻溝仍然存在;不同的鴻溝。一邊是傾向廢除「中華民國」之名而成立一個獨立的「台灣共和國」,另一邊則傾向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。前者以綠色為標,後者以藍色為標。兩個陣營壁壘分明,有雙方都認為是站在正義的一方。時讓我感覺像宗教戰爭。實際的民調顯示綠營裏要馬上就宣佈獨立的,藍營裏要馬上就統一的,都是少數。也就是說,藍綠都各有深淺之別。我的親戚朋友家庭中,父母子女,兄弟姐妹,同學同事之間,不同顏色的比比皆是。很幸運的,台灣教育普及,90%以上的成人至少是高中畢業,民主素養也足夠將爭執交與政治,法律程序,而不訴諸暴力。每次總統大選,投票率都在80%上下。台灣的選舉有所謂的「含淚投票」,這是我在美國30年從未聽說的,原因在個人的政治理想與經濟現實起了強烈的衝突。此時的台灣,政治的考量與經濟的考量實在不易區分。
我在學業結束,開始職業生涯後,選擇成為美國公民。至今從未後悔。美國同事批評美國時我還常為它辯護。太太曾在H&R Block替人報稅,清楚稅法。我發牢騷說稅太重時,她為它辯護。我常覺得我們這些移民比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要珍惜、愛護美國。但這個愛美國的心絲毫沒有減低我愛台灣的心。
台灣正處在一個民主政治的交叉路口。台灣的民主政治始於1990年,仍是萌芽期。民主政治是紊亂的(Democracy is messy.)沒有強人迅速的做個決定,事情做的慢。但這卻是它的優點。就像每個打高爾夫球的人都有的經驗:需要兩桿才能完成的事,強要一桿就解決,常變成需要三桿。
希望有這麼一天,台灣的公園裏的雕像不再是任何的偉人、烈士或英雄,而是土生土長的藝術家、音樂家、文學家、科學家或中、小學的老師。
誠懇的希望各位朋友,有空時到台灣玩玩。請不要望了,順道遊覽我的故鄉--花蓮,那是一個像Yosemite國家公園的地方。你甚至可以租一部腳踏車從花蓮騎到台東,欣賞最美麗的海岸線。我肯定你們會發現台灣的人很友善,搭Bus或捷運時,如果你年紀和我相當,到處都會有人讓位給你。你大概會訥悶:這麽擁擠的車上,為什麽那些藍色的座位空著? 因為年輕人不好意思去作,年老的人不服老。你會喜歡那裏的飲食,尤其是水果。我相信你回來後與家人談起台灣行時,會不由自主的說:真是寶島--What a precious island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